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马越捐款门畅想别把赈灾捐款当作秀场

发表于2008-05-27
马越的博客 2008-5-27 9:40:05


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魔手夺去数万鲜活生命,震区建筑倒塌,百姓妻离子散,更有堰塞湖仍高悬在北川等饱受摧残的重灾区,形势危急。前天下午16:50,我突然接到天水二姐的一条手机短信:“我们这里刚才又地震了,你查一下哪里是震中?”,心头一紧,马上打回电话,传来的却是一阵忙音,手机通讯又中断了!身在千里之外,对亲人对家乡的深深惦念令我不禁心头一紧,赶忙上网查询,原来四川青川县刚刚发生6.4级强烈余震。大地震过去已经13天了,一次又一次的余震还在提醒我们,地震威胁还未远去,而地震对国人的心灵考验,围绕万科“捐款门”的是是非非,在持续震荡和碰撞中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。

大地震给举国上下以巨大震荡,挽救生命救助灾民迅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国家财政投入数百亿资金,解放军武警投入数十万兵力,国家领导人数度深入灾区,国家公权在灾难面前已经全力以赴。民间也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,震后十几天,全国各省、港澳台同胞踊跃捐款捐物已达数百亿元,把扶危济困的传统和对灾区人民的爱心,汇聚成了一股股爱的暖流,流向四川灾区,奏响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团结一心、同仇敌忾的最强音。通过媒体宣传,我们欣慰地看到了,曾是唐山大地震孤儿的天津某钢铁公司老板一笔捐出一亿元,甚至街头乞丐都将乞讨来的零钱捐给灾区。和他们一样,捐款捐物的人们不分职业、不分地域、不分老幼,不论多少,用自己的行为奏响无私奉献的主旋律。媒体对这些爱心行为宣传的本意,是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将爱心凝聚成更大的力量,为灾区为灾民募集更多的“救命钱”。

然而,主旋律之中也有些小小的杂音,面对万科的“捐款门”事件,当事人和某些公众人物诸如“不要泛慈善化”、“中国灾害频发,赈灾慈善是常态,企业捐赠应可持续,不成为负担”、“员工的捐款10元为限不要成为负担”、“捐款根本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去了”等等后续言论,引发了社会公众很大不满。在我看来,公众人物捐款多少并不是衡量爱与奉献的标杆,将自己劳动所得贡献出来,哪怕是一分钱也是奉献。这些公众人物长期以来形成了舆论话语主导权,在特定的领域成为代表人物,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他们已经习惯了利用言论来影响或者引导公众。地震之后,当全社会关注的重心集中到灾区,集中到赈灾上的时候,以往的焦点人物成了公众关注、学习或者批判的“焦点”,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出于人性,出于人道,出于人类生命价值,无私无条件奉献必然成为捐助灾民扶危济困的最高精神价值,这一最高价值也成为人们审视公众人物赈灾表现的一条无形的规则,大家不会再象以前那样注意你说的多好,而是更直接地去感受你如何去做。

人心都有一杆秤,捐多捐少只是一个形式,人们更在意捐助者本人传达给公众的深度信息和精神力量,倡导扶危济困鼓励牺牲奉献的行为和言论,一定能够引发公众强烈的共鸣和拥护。某些公众人物,恰恰忽略了公众的这种在意,还采取以往的简单化的话语攻势,以先知和领袖的口吻,宣泄对捐助款走向的所谓“不信任”,试图用把自己的个性化的甚至片面的“捐助观”通过曾经百试不爽的传播手法推销出去,以期得到比捐款数额大得多的宣传效应和公众影响。让他们遗憾的是,大灾当前,这样的算盘打不响了,这样的言论和行为必然带来公众的信任危机。这些错误判断民意,逆大势而动的公众人物,被大家从言论神坛上拉下来也就在所难免。

赈灾捐助是一面镜子,表面上对比着为人的慷慨和吝啬,实际上映照着胸怀的博大与渺小;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测验,足以测出哪些人在大灾面前还想把公众当成傻子,并试图借此继续博取虚名。捐款用到什么地方,自然有人会去负责,纪委和监察部门不是摆设。即便有什么人敢于侵吞挪用,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,受到良心的谴责;不知捐款用到哪里,就不捐或者少捐,散布此等言论的人,既是对公众慷慨解囊行为的不尊重,也是对国家救灾机制和政府灾害管理的蔑视。

其实,怕“慈善成为负担”、怕“捐款不知用到哪里”,此类捐款用起来倒成了灾区的新的负担,这样的人少捐一点钱还真没什么,中华儿女汇聚起来力量足够强大,灾区重建绝不会因少了这点钱而停步不前;但少说一点这样的话,倒是给自己的智慧留点颜面的办法。否则,爬不过汶川坟头的人,也是注定翻不过百姓心头的那一座座山。



----------------
一切尽在不言中!

发表于2008-05-27
SHOW还是炒作?
发表于2008-05-27
被办法
SHOW多了
好好的一场爱心活动现在都有点变味了
发表于2008-05-27

炒作越炒越热
不炒就没人买房了
发表于2008-05-27
眼球问题也舆论问题
发表于2008-05-27
问题总是那么突出
发表于2008-05-27
路过踩踩
发表于2008-05-27
于事无补
上一页|1|
/1页